易造新闻
雷电的产生原理—看到就是赚到,一篇文章讲全【杭州易造】
雷电的产生原理,简单的就是空气流动,引其摩擦起电,空气互相摩擦就会带电,平时都是静电。下雨时,不同云团相互碰撞就会产生放电现象——就是雷电。或者是空气中的电荷和地上的电荷产生放电。
1、雷电的形成
雷电是云内、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现象。夏季的午后,由于太阳辐射的作用,近地层空气温度升高,密度降低,产生上升运动,在上升过程中水汽不断冷却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粒子,形成云团,而上层空气密度相对较大,产生下沉运动,这样的上下运动形成对流。在对流过程中,云中的小水滴和冰晶粒子发生碰撞,吸附空气中游离的正离子或负离子,这样水滴和冰晶就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一般情况下,正电荷在云的上层,负电荷在云的底层,这些正负电荷聚集到一定的量,就会产生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猛烈的放电现象,这就是雷电的形成过程。雷电电荷在放电过程中,产生很强的雷电电流,雷电电流将空气击穿,形成一个放电通道,出现的火光就是闪电。在放电通道中空气突然加热,体积膨胀形成爆炸的冲击波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
2、雷击灾害的形成
云内和云与云之间的放电,叫云间闪电或云闪,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叫云地闪电或地闪。云闪因其不能到达地面,一般不会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主要是地闪。地闪发生时,产生的雷电流从云中泄放到大地,在其泄放通道上造成的危害即雷击灾害。当雷电流从云中泄放到大地时,直接打在建筑物、构筑物及人畜身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造成毁坏和伤亡,称之为“直击雷”;当雷电流从云中泄放到大地时,在其泄放通道周围产生电磁感应向外传播或直接通过导体传导,导致在影响范围内的金属部件、电子元件和电气装置,受到电磁脉冲的干扰而毁坏,称之为“雷击电磁脉冲”。我国是雷击灾害多发地区,每年都会因雷击灾害造成众多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防雷减灾工作,将雷击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尤为重要。
果间隔时间是5秒钟,表示雷击发生在离人约1700米左右的位置;如果是1秒钟,也就是一眨眼的时间就听见雷声,说明雷击位置就在人附近300米左右。当遇到雷暴天气时,我们可以记住每次听到雷声与看见闪电的时间间隔是越来越长,还是越来越短,以此来判断雷暴是逐渐远离,还是即将临近,从而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5、雷电伤人的几种方式及急救措施。
雷电对人的伤害方式,归纳起来有四种形式,即:直接雷击、接触电压、旁侧闪击和跨步电压。雷电对人的危害与普通高压线路危害类似,只是危害程度更严重,因此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要立即对伤者进行抢救。
人被雷击中后,雷电电流通过人体泄放到大地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伤者身上是不带电的,这时不必担心施救者被电击。急救措施也类似于被电击后的急救方法,将伤者平躺在地,在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同时要做心外按摩。另外,要立即呼叫急救中心,由专业人员对受伤者进行有效的处置和抢救。
-End-
杭州易造科技有限公司是浙江省科技型企业,通过了ISO9001、ISO14001、ISO45001等管理体系认证,研发生产雷电预警系统、浪涌保护器、浪涌后备保护器、智能防雷监控系统等产品,产品通过了UL、CSA、TUV、CQC、CE等权威认证,⼴泛应⽤于风能、光伏、石化、轨道交通、建筑、通信、基础设施等行业,是国内少数几家同时拥有雷电预警和整套⻛电浪涌保护技术的专业⼚家。
易造科技持续研究防雷前沿技术,获得了60多项知识产权和专利,拥有P1级全功能防雷实验室,研发⼯程师具有20年以上资深⾏业经验,可以满⾜各⾏业用户的深度定制要求。
相关文章:
此文关键词: 雷电的产生原理
联系易造
联系易造
CONTACT EYZAO
咨询热线:133-8651-1449
固定电话:0571-89721333
公司邮箱: eyzao@eyzao.com
营销中心: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钱江世纪城宁一路9号
我要留言
LEAVE A MESSAGE
推荐产品
产品资讯MORE
2024.02.10
光伏浪涌保护器为什么使用Y型结构-点击了解其中的密码【杭州易造】…
2022.05.28
光伏储能系统中浪涌保护器的选型-选择适合您的解决方案-易造防雷…
2023.10.16
2022.05.21
2022.11.02
为什么浪涌保护器的能量配合这么重要-保护设备更安全【杭州易造】…
2022.03.18
2023.11.19
怎么判断是不是雷电预警系统研发公司?认准以下四点不出错!【易造防雷】…
2022.12.02
2022.01.29
2022.11.22
用户评论
我要评论